去年Academy Awards最佳動畫俾《Up》拎左,可算是實至名歸,在2009 Jnk Film Awards裡面,《Up》亦拿下同一個獎,這證明此部戲的實力(我記得我寫影評既時候係唱反調)。但事實上在Oscar之前,我都一直撐呢套《Fantastic Mr.Fox》,因為個題材同埋配音係我喜愛的,不過仍然不及《Princess and the Frog》既fantasy。在香港上畫的時候,我被Meryl Streep及George Clooney等大cast配音而吸引,但係睇完之後有少少失望。
角色的刻劃在這套戲得唔錯,雖然唔會令人睇完之後仲記得d角色,但係每一個角色都有佢存在的價值,唔會有d行行企企。主角一家的背景及遭遇十分有趣,甚至Mr.Fox既號召能力都驚人非常,可惜內容有唔少矛盾,故事把好角色寫成經常偷竊的狐狸,而那些保護自己產業的生產商則是大壞蛋,在現實生活有點兒歪曲事實。結果地底的小動物平安無事,靠的是Mr.Fox既機智,但係呢d急才唔係亂咁用,對教育小朋友相信係一個窒礙。
呢套戲大問題就係畫質,唔知會唔會同故事背景有關,成套戲既順暢度完全落後,假如這些技術上的問題得以解決,我相信呢套動畫應該可以爭下最佳動畫。經過一輪考量後,本人決定在年終獎增設The Best Foreign Picture (Non-English),以表揚出色的非英美片類,本人亦會盡快編輯早前外語片的影評。
評分:場景:2/5
音效:10/15
效果:13/20
演員:29/35
內容:20/25
總分:74/100
年終獎既考量:
The Best Animated Feature
The Best Adapted Screenplay
The Best Score
The Best Sound Mixing
如果將一套戲重新拍過既話,其實導演的壓力都好大,因為能夠把兩齣戲比較,看起來會更加明確。呢套《Alice in Wonderland》,曾經在1951年以純動畫形式上映,今次以真人上陣,實屬導演的明智之舉,起碼性質唔同,不能直接比較。另外,近期以真人上陣的半動畫興起,去年既《A Christams Carol》因為時間唔配合,所以好壞參半,而呢部改編自童話的電影,雖然在美國的影評一般,但係極受香港戲迷歡迎。
早前雜誌都介紹過,有好多角色的造型都算特別,有「大頭皇后」Helena Bonham Carter及「瘋帽子」Johnny Depp。既然係吸引小朋友去睇,那當然不會太講究演技,而在把重點放在如何令內容較容易「入屋」,只要受小朋友歡迎,呢套戲已經成功左一半,因為電影製作主要是為了賺錢,小朋友市場的收益較為可觀,而且噱頭具吸引力,相信不太難吸納其他階層的市場。
如果刻意地討論此齣戲的深度同埋演員表現,根本就會破壞左一般人對呢套戲的印象。所以作為觀眾,應該懂得收放自如,不應該每一次都聚焦在標準尺度之上,好讓我們享受看戲的樂趣。
評分:
曾經在美國哄動一時既《Nine》,是近年來少見的音樂歌舞片。在拍攝期間,不少記者爭相探班,報到此戲的消息。不過,呢套戲在上映後聲價下滑,被人批評毫無吸引力,悶場多多,實際上與早前各大報章雜誌既報導完全不符。而以持平態度的我,則認為此戲真的沒有想像中那般震撼好看,但當中不乏華麗既歌舞鏡頭,亦可算是不過不失,只不過我們對此戲既期望太高而已。
成套戲咁多個女角色,其實真係好難睇得到邊個係好突出。而「萬綠叢中一點紅」的Daniel Day-Lewis,就好像如有神助一樣,演得十分恰當,亦不會過火搶左同劇演員既戲份。如果要我揀一個做得最好既女角色,我覺得非Marion Cotillard莫屬,佢雖然出鏡唔算太多,但係佢好似能夠將自己角色的情感層次再深化,在七個女演員當中遙遙領先。而其他演員如Penélope Cruz、Nicole Kidman等都相應做到要求,值得一讚。
可能呢套戲無左正常音樂片既輕鬆氣氛,人物係亦較為複雜,不過以一齣歌舞音樂片計算,已經是一套一看無妨既作品。
評分:
記得在舊年我曾經在某一篇影評恭喜惠英紅得到金馬獎最佳女配角,其實在出左提名既時候,已經有少少想睇,不過又未出,到左今年,終於有機會一睹小紅姐精湛既演技,不過我今次竟然會一反常態唱反調,因為我認為在各方面這部戲都不能與大製作既水準相提並論,佢既性質就同美國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既競賽電影差唔多,所以本人唔係好鍾情。
製作呢一類既電影,其實一定要有一個好有熱誠既導演能成功,但係如果同時有一班實力既演員坐陣,就會事半功倍。惠英紅出身電影圈,在老早第一屆金像獎已摘下影后殊榮,今次再度獲獎可算是錦上添花,佢早幾年跳入電視圈,參演過無數電視劇,做盡多種不同性格既角色,所以電視圈可謂佢演技既練習場。至於徐天佑,我覺得佢比以前年輕時演得較穩重,不再幼嫩,而女角黃明慧則平平無奇,但以初出道新人計算,以經算係差唔多。
雖然個cast唔係好弱,但整體而言都算係失大於得,可能因為題材、效果及氣氛各樣等元素令其吸引力大減,即使此戲能夠獲獎,最重要既事─「票房」就被製作人忽略了。順帶一提,此戲由於係去年上映,所以會當作Review類型,而唔會放在2010電影表入面。
評分:
起初見到呢張海報既時候,其實都有興趣想睇,因為好難得有一齣呢類型既電影在香港上映,我個人覺得呢套戲有少少似《Valentine's Day》,不過氣氛營造有些少分別,始終港產電影以比較認真既手法寫情,而西方則較為輕鬆,少左一份拘謹。
在這類「大雜繪」形式既電影當中,起碼都要有一d唔錯既演員先會令電影有號召力。在這部戲入面,有謝霆鋒、吳彥祖、張學友、徐熙媛、徐若瑄、劉若英,個個在影圈都有番咁上下份量,基本上都能夠吸引到觀眾。當然,呢類咁多演員既電影,戲份分薄左,自然就唔會有太多既演技做到,不過有好幾位都做得唔錯,值得一讚。
角色、內容及剪接編排尚算恰當,但新意一般,沒有太大既突破,在港產愛情電影方面只算係平 平無奇既一份子,假若花更多既心思,便能做到更高質素既作品。
評分:
明珠台一向播映差唔多兩個多小時既外國長片(以美國為主流),呢套算係別開生面既電影,因為套戲做左個半鐘,一破電視台播映時間長度既最低紀錄。我個人唔太鍾意睇動作片,雖然娛樂性豐富,但片中具備太多商業元素,令到套戲流於中下既層次。
片中有唔少動作既場面,反而文戲較少,而且劇情無乜新鮮感。男主角Jason Statham其實做得算幾落力,不過其角色冇太多既演技需求,所以純粹表面印象深刻。而其他角色只是一般演員,不過我覺得成個crew在拍戲既時候,會好融洽及開心。
唔知點解,我覺得套戲有少少偏移左重心,而且飾演女奸角既Kate Nauta經常性妖豔,調戲Jason Statham,睇落去都覺得有少少嘔心。
評分:
開頭睇到張poster,以為佢既劇情係抄《Harry Potter》系列,因為個故事好似係以章節形式分割,但係佢除左同哈利波特一樣都係科幻片之外,其餘既內容、角色及背景都截然不同。試想想,現今全球混血人(這裡是指父母來自不同族裔既人)佔全球人口比率越來越多,姑勿論其原因,假如要他們在某一國土上以群聚形式生活,場景如何震撼。這個故事同上面既情況差唔多,只不過那群人擁有凡人及天神既血統而已。
在哈利波特入面,由第一集開始,導演便物色幾個十多歲既小演員。相反,呢套戲則只在男主角Percy Jackson上面搵左個17歲既演員Logan Lerman飾演,其實佢做得都幾好睇,加埋另外兩個同佢一齊冒險既「混血人」,整齣戲極富娛樂性。另外,呢部戲有Pierce Brosnan, Uma Thurman同埋Catherine Keener客串,都算有少少勁cast既味道。
呢套戲既特技做得唔錯,就係因為呢樣野,套戲先有大既吸引力。不過,他們既冒險歷程有點兒順利,中間遇到既困難唔算太大,所以在這方面有少少扣分。
評分:
呢兩位演員走埋一齊會有搞作,一睇就知係佢地最拿手既愛情喜劇。這一類既電影,我兒時都較愛觀看的,不過就支持本港製造既愛情喜劇,當中以偶像天后鄭秀文既作品最為吸引,例如《瘦身男女》、《孤男寡女》及《同居密友》等等,但自從佢減少左電影演出之後,就冇晒呢類型電影既選擇,恰好自己開始迷上外國片,便能夠觀看更多其他地方既作品。
話晒兩位演員都出名走詼諧搞笑既戲路,所以演起來都尚算可以,而且兩人間產生既化學作用都帶動到電影劇情既簡單鋪排。Gerard Butler演搞笑既角色的確能夠應付,今次雖然冇上次同Katherine Heigl咁生鬼,但仍然貼合角色。Jennifer Aniston比起上次既《He's Just Not That Into You》好左好多,原因係兩套戲既表達方式同埋同劇演員既配合。
雖然劇情真係有d「語無倫次」,但係作為一部輕鬆愛情喜劇,主要都係吸引到觀眾入場笑餐飽,調劑一下生活既緊張及壓力,便得以功成身退。
評分:
又一套台灣上映既外語片,我其實都幾鍾意台灣放映電影既風格,因為那裡比較多地方既電影選擇,除了有我最喜愛既美國片之外,仲有歐洲、日本甚至港台既優質電影,總好過香港只係集中火力宣傳美國同本土電影。我好少會睇唔係美國製造既笑片,因為所有演員都唔識,睇落去就冇共鳴。雖然呢套戲唔會令到我對唔係美國既笑片改觀,但係總好過一d得個笑字,毫無內容既電影。
成套戲圍繞著夫妻兩口既生活而發揮,所以套戲既亮點只在於男女主角Dany Boon同埋Sophie Marceau,兩位在法國既名氣都唔細,加上兩人天生既演戲潛質及搞笑細胞,完全可以為呢套電影爭取到唔少分數,儘管兩位演員在其他地方既知名度唔高,亦能盡顯自己既個人天分和演戲風格,相信兩位演嚴肅文靜既劇情片綽綽有餘。
平時電視劇或者電影出現身世互換既劇情,今次由此部戲既導演把「身世」變更為「身分」,又另有一番看電影既風味,可算是用心之作。另外,由於今年度睇多左外語片,所以大有機會在年尾JNK Film Awards增設The Best Foreign Movie(最佳外語片),由非港、台、美及英產既電影競逐,但呢d只係初步既構思,落實左之後再公佈及編輯For My Consideration(年終獎既考量)。
評分:
就個人而言,我唔係好鍾意睇動畫,因為我成日覺得動畫冇左真人做戲咁流暢,比較唔真實,但係呢部動畫完完全全改變左動畫在我心目中既印象。之前都睇過唔少動畫,但係佔睇戲總數既比例極之少,但係《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》都算係鶴立雞群之作,佢唔局限於已有動畫故事既發揮,而且加上幾首好聽既歌,我真係幾鍾意呢套戲。
每個角色既形象好鮮明,而且人物唔多又簡單,其實都幾容易get到套戲既移動,再加上disney製作動畫既一貫風格,兩三個奸角加埋一大堆得人鍾意又易「入屋」既角色,都可以話係賞心悅目。同上一套《Bolt》一樣,以人同埋動物既感情作一條襯托主線既軸,整體既效果及娛樂性令人滿意。
不得不提既係套戲入面既幾首歌,由第一首開始到結尾,都由愉快既音欒帶動觀眾既情緒,即使呢部只係一套普通既動畫,都被這些樂章提升到不平凡。
評分:
終於考完個大考,成個人即刻輕鬆晒。之前儲落左一大堆睇左既電影未打影評,今日開始清番少少先。情傷係人類在呢個世界上最難解釋既一種傷害,無論在事前或事後知道唔好既結果,都仍然繼續為愛情效勞,其實都算係幾抽象。好似呢套戲既主角咁,到最後先知道俾一個有好多經驗既情場浪子呃,都唔好話佢唔傷心。
飾演主角既係慼呢套戲彈起既Carey Mulligan,佢都贏得唔少影評協會既影后殊榮,最勁既係BAFTA(俗稱英國既Academy Awards),不過,雖然佢年輕,但係都真係幾有做戲既天分,我覺得佢做得好過而唔少行演技派既女星。Peter Sarsgaard既情場騙子角色亦配合得宜,我對佢有印象既戲係2005年既《Flightplan》,兩套戲同樣做壞人,不過今次佢能夠把角色既性格顯露,換句話說,佢既演戲純熟左,佢未來應該有機會爭Academy Awards。
呢套戲既起承轉合做得近乎完美,而煽情既地方亦不過不失,尤其是那對情侶如何開始,獲得女方家人既同意,到最後揭發男方係騙子,都處理得十分好,希望日後有機會再看同類型既作品。
評分: